时间:2025-10-09 来源:搜狐-艺术频道 0 次浏览
2025年初秋,新疆首个以“Jade & Jewelry”为核心主题的顶级艺术展——“J·玉艺术周”在乌鲁木齐启动。本次展览以“Revolution·Revive·Rebuild”(革新·复兴·重建)为核心理念,由邱启敬、樊军民等中国当代玉雕艺术领军人物联合发起,融合顶级艺术呈现、深度学术研讨与前沿市场洞察的艺术周;推动东方玉文化进入全球当代艺术视野。
旨在重建东方玉文化黄金时代,呈现当代玉石艺术的极致美学与精神高度,共赴一场关乎艺术尊严与行业未来的乌托邦之约!
一、构建多元对话平台,重塑玉文化的当代价值
“J·玉艺术周”,不仅是新疆地区首次聚焦玉雕艺术与珠宝艺术的学术盛会,更是一次融合展览、学术论坛、实验创作单元等多维实践。活动汇聚了来自中国及海外的17位重要艺术家;展览汇集国内外难得一见的宝玉石艺术力量,17位大师与艺术家跨越地域、文化和时差联合展出:
特邀玉雕大师:邱启敬、樊军民、崔磊、葛洪、潘惊石、刘东、王一卜、翁祝红;
特邀珠宝艺术家:熊松涛、翁狄森、马瑞、孙倩、唯阳、张未、紫晨(Wallis Hong)、张硕&陈晓雯、管管
展出近百件作品,其中多件为全球首展。展览通过“非遗传承”“先锋实验”“青年艺术装置”等单元,呈现了玉雕与珠宝艺术从传统技艺到当代语境的转型探索。
二、在地性与全球视野交织,新疆玉文化迎来新契机
作为玉石资源大区,新疆长期以来是玉文化原料的重要源头,却较少参与高端乃至国际艺术话语的构建。本次艺术周特别设置“玉之洞见”论坛,聚焦“在地性与全球视野下的新疆玉文化”,探讨如何从地域资源中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语言,推动新疆从“玉料产地”向“文化策源地”转型。
论坛中,学者与艺术家围绕“重塑与祛魅”展开讨论,试图超越传统玉文化中过于符号化、商品化的叙事,转向理性批判与当代美学建构。邱启敬的实验作品《给予》(2025)以和田玉与仿制珠宝并置,探索美与艺术的极限表达;樊军民的玉雕艺术装置《无用》(2024)则以黑青玉为材,通过颠覆实用功能的壶形设计,引发对“无用之用”的哲学思考。
三、深度学术论坛,探索行业未来路径
艺术周同期举办三场大师论坛及多场嘉宾演讲,涵盖“历史与未来:当代玉‘艺’的承启与转译”“工艺的迭变:时代、传统与工艺”“玉脉新传:代际对话与技艺未来”等议题。国际珠宝设计师翁狄森、马瑞、孙倩、张未、管管等分别从中国美学延续、和田玉鉴赏心法、东方意趣、世界首饰、设计让传统照鉴未来等角度分享见解,推动玉文化与全球珠宝设计理念交融。
此外,艺术周通过“签书环节”“艺术种子卡”等互动设计,强化公众参与,试图打破玉文化局限于藏家圈层的现状,培育更广泛的艺术受众。
四、设计赋能与文化输出:中国宝玉石艺术的国际路径
展览由参与过钓鱼台与美高梅的Pu Architects团队打造沉浸式空间,强化玉与珠宝作为“时间容器”的叙事张力。策展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西方宝石与东方玉石的并置对话,以“温润对话凌厉,以古老照见先锋”,在全球化语境中确立中国玉文化的独特美学坐标。
“J·玉艺术周”不仅是一次区域性艺术活动,更是中国宝玉石文化迈向国际艺术体系的重要尝试。它标志着玉文化从传统工艺收藏向当代艺术表达转型的关键节点,也为未来中国宝玉石设计参与全球对话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扎根地域文化的同时,以开放、批判、实验的姿态,重新定义“玉”在21世纪的艺术价值。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李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文字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