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少雄:工艺美术创新发展如何服务于新疆旅游消费

时间:2025-09-24 来源:玉雕大师艺术网 0 次浏览

Your Image

作者:柯少雄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区域,其工艺美术行业门类如玉器、土陶、刺绣制作等,承载着多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审美智慧。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创新设计、场景再造和产业链延伸,将传统工艺转化为旅游消费新动能,当下成为提升新疆文旅竞争力的关键课题。

一、非遗活态化从静态展示到沉浸体验

如乌鲁木齐非遗街区通过场景化运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旅体验模式。以下是其核心运营策略及特色:

空间布局与业态融合框架‌:以大巴扎步行街为核心,辐射多个分支区域,形成非遗展示、美食、特色购物于一体的综合体‌。其中包含玉石相关非遗项目提供沉浸式体验,涵盖玉石、刺绣、陶艺、葫芦雕刻、棕编等技艺展示与互动玉石非遗展示与体验‌。涵盖玉石雕刻等技艺,部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驻场展示‌。游客可在非遗广场参与玉石雕刻体验课程,提供定制服务‌文创融合‌结合现代审美开发玉石文创产品。

2025092401.jpg

二、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

新疆珠宝商会与蒙古师范学校在玉雕非遗传承领域存在间接合作关联,主要通过行业活动参与和人才培养形成联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行业活动中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协同路径等,中央美院玉雕(新疆)传承人研修班作为文化润疆工程重点项目,其“三知三化”研培理念(文化知情、技艺知艺、发展知辩)与内蒙古师范大学非遗研培成果展中强调的“学术研究+实践创新”路径形成呼应‌。

梦回楼兰,玛瑙 (2).jpg

柯少雄玉雕作品《梦回楼兰》

新疆的玉石雕刻大师们也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方面展现了独特的艺术探索与实践,工艺跨界融合,如樊军民大师融入传统诗词歌赋、融入传统典故创作出《萧何月下追韩信》《单刀赴会》《大风壶》等兼具古韵与时尚大气的好作品,融入现代气息创作出大型艺术《玉碎》,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中国人的气质,又贴切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与价值观的诉求。


三、教育研培与创新探索

近年来以“文化润疆”为主题,教育融合非遗进校园的多元模式,通过理论讲座与实践课程提升学员综合素养,推动新疆和田玉雕刻师技艺的创新与发展‌。

新生代大师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展现玉雕与自然美学的结合,强调“汲古融今”的创作观‌。通过培训和田玉雕从业者、通过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培养出一大批新疆本土的玉雕师。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通过国际国内赛事和社区活动,实现文化传播引发青少年情感共鸣‌为玉雕后备军打下基石。

当下政府与商会的大力推广,非遗活态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符合现代审美开发玉石文创产品,通过“非遗展示—体验—消费”闭环服务与新疆旅游消费,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柯少雄

中国玉雕工匠

高级工艺美术师

新疆玉石雕刻大师

新疆工艺美术大师 

中华玉雕艺术大师

f439f6a52321f42fa9371811199de453_20241218094618734.jpg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李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文字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


l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