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来源:北京顺义 0 次浏览
中国玉雕历史悠久,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至今仍在匠人的手中代代传承。
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派玉雕风格以雄浑、厚重见长,尤以器皿为代表显示了大气、庄重的皇家风范。
作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康杰16岁开始跟随父亲康维汉从事玉器的设计和制作。
2016年,康杰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柳朝国,开始研习玉雕技艺,继承了北派玉雕制作技艺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
康杰在玉石上进行设计画线
走进康杰的工作室,他正专注地伏案刻画,手中的玉石在灯光下泛出温润光泽。
康杰介绍,从选料、设计到雕刻、抛光,一件玉雕作品的诞生需经历数十道工序。
康杰用一双巧手,将一块块玉石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
康杰玉雕作品
康杰说:“玉雕不是简单的雕刻,而是与石头的对话。得先读懂它,才能下刀。有时候,一块玉料放上半年都不敢动,就是在等一个灵感。很多人怕玉料有裂、有杂,但我觉得,瑕疵才是玉的‘性格’。一道绺裂,可以变成山间的溪流;一块杂色,能雕成秋叶的点缀。巧雕,就是把缺陷变成独一无二的美。”
工作室展示的部分玉雕作品
康杰获得的部分奖杯
工作室的架子上,陈列着康杰三十余年来的代表作品。《翡翠白菜》温润典雅,《望子成龙》玲珑剔透,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康杰创作的玉雕作品荣获过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奖项,并多次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并收藏,他以精湛的技艺向世界展现玉雕技艺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采。
工作台前,康杰指导徒弟进行基础的画线练习。他的手指不时轻点玉面,示意下笔的位置,并用卡尺在关键处比量尺寸,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严谨与专注。古老的玉雕技艺通过手把手传授的方式,实现着代代相传的承诺。
“传承不是简单的技艺传递,而是要让这门手艺活在当下。我们将尝试新的方式,如走进学校、举办展览等,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玉雕技艺。”
(记者:摄影 王雨欣 原标题《非遗传承在顺义|玉雕技艺:石上生花,传承千年匠心》内容略有删减)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艺术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李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文字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