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热点专题> 正文
沈丘玉文化产业园:器以载道 艺以传文

2017-5-25 中国玉雕大师网 作者:张晓婧  苏杨

国人之爱玉,自古而盛。从皇室贵胄的品茗赏玉,到文人墨客的以玉言志,懂玉爱玉的人发出“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之语。而要使掌中美玉从临江之畔的“璞石无光”变到“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的璀璨,需要玉雕匠人有鬼斧天工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一颗独运的匠心。出生于河南省沈丘县的国家级玉石雕艺术大师范交通,就是这样一个追求着“道以器成”的玉雕匠人。


道以器成,而器以载道

从1990年开始进入沈丘玉雕厂工作开始,范交通便将玉雕当成了一生钟爱的事业。他于1993年来到安徽蚌埠市,成为蚌埠玉器德高望重的时培成老先生的嫡传弟子,日日勤勉,短短三年便成为了玉器行业新生代中的翘楚。后拜宋建国大师为师,从此治玉求学更加不知寝食,孜孜不倦。

在精进技艺的同时,范交通在不断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能有所创新,吸收时代迸发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将一块璞石,幻化成一方的美玉?


他的答案是:将自己心中的“道”融入于作品当中,让作品说话,让作品富有生命。“因石而得形,因形而创意,因意而施艺”,用造物的心情,除去遮蔽之物,看到玉本真的心。如他2016年“中华龙奖”最佳工艺奖获奖作品《凤凰牡丹牌》,构图设计中追求自然,用相对均匀的皮色做凤,稍淡皮色做牡丹,勾勒层次感使牡丹更加生动。上部深色皮质做云彩,形成天的概念,黑色皮质做日,增加了古朴洪荒味道;下部切皮厚保留月,整块牌子上浅下深,用深浮雕技法表现天地之间,天上有云,地下有月,气韵流动的朴素的审美观念,对应着阴阳(日月)朴素的世界观。


世人多赞其玉雕作品传神、大气、富有灵韵。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融入了新的技艺,既有安徽玉雕的朴素无华,又有河南玉雕的包容大气,经过不断的潜心专研,刻苦追求,终于使得玉雕艺术风格在中国中部玉雕独树一帜。

以道入艺,而艺以传文

玉雕作为我国的国粹之艺,如何将其兴盛与精进?当代玉雕大师范交通不仅通过一渐渐臻于完美的玉雕精品向历史文化致敬,更将此追求落到实地,化作实际行动——2000年在蚌埠光彩玉器大市场开设《通发玉阁》玉器专营品牌店,次年牵头成立“蚌埠市河南商会”并担任副会长。他的勤奋肯干的品质为他陆陆续续荣获“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玉雕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行业理事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第九届中国玉石雕《陆子冈》杯金奖获得者”多种名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年,北京奥组委在筹备“五色福娃”大型玉雕制品时,遇到了玉石(黄口料)原料不足的困难。范交通得知此消息后,不顾自身经济得失,义无反顾地将自己从新疆买来的(也就是北京奥组委选定的“五色福娃”特别用料)20多吨送到了国家奥组委,解决了国家“五色福娃”急需用料的燃眉之急,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为此《南京晨报》高主编对他进行了专访,并予以整版报道,由此范交通“奉玉奥组委”一时在全国玉界,传为佳话。体现了“玉与人品比德”的君子品格。

“君子比德于玉”,范交通的为人,使2015年艺术界又一项评审条件苛刻珍贵的荣誉眷慕了他,被安徽省誉为“德艺双馨”艺术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外游子恋故乡。2013年,他投入巨资回乡创业,回馈养育他的家乡河南沈丘。着力打造“沈丘玉文化产业园”(中原玉博城)的开发建设,该项目预期占地203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5.2亿元,全部建成后,招引玉器业界人士2000至3000户,从业人员上万人,实现总产值20亿元,带动交通、旅游、食宿、服务等相关产业收入40亿元,计划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原玉博馆”,创建“中原玉博杯精品玉器展”,设立“中原玉博杯”等系列活动,吸引字画、玉器、古玩、红木等传统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地产,将沈丘玉文化产业园(中原玉博城)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玉博园,预期未来10年后实现相关玉文化产业产业链发展,带动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为沈丘县带来超过3亿元的财政收入。该文化工程项目成为周口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工程之一。


在生活中,范交通亦乐为人师,虽未立于传统三尺讲台,却亦桃李满园。在“艺以传文”的道路上,他先后培养了300多名玉雕工艺人,其中国家级大师10余名,省级大师30余名,带动原沈丘玉雕厂近千名玉雕人。所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便是如此了吧。


道之器,文之艺

以作品承载玉雕信念,以技艺致敬艺术文化,复兴传统的国粹,守护最初的匠心。“感恩,回馈”即是范交通心中的“道”:学会感恩,使追求艺术的心永远被温暖笼罩,被甜美滋润;懂得回馈,“投桃报李”,让人生更为充实。如今,范交通实现了对故乡的回报,也成就了自己事业的辉煌。

清笛渐响渐远,吾辈仍处浮生流年,唯无光璞石,一心相系,器以载道, 艺以传佳文,纵付尽韶华到白首,亦终生无悔。


欢迎关注中国玉雕大师网编辑部微信

编辑:张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文字与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中国玉雕艺术媒体门户网站 —
网址:www.dashiyudiao.com
总部:北京 主编:李京光 编辑部官方微信:13796034138
编辑部官方邮箱:dashiyudiao@163.com
京ICP备18012624号-1) 本站原创文章、图片及版式设计未经授权严禁模仿、盗用,违者必究!